宜春拼团购房237群(197)
  • 浅浅: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?
  • 雪花飘飘:好的呢。
  • 零: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?
  • 英雄:我去看过,很齐全。
  • 牛转乾坤: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?
  • 日记本:这个楼盘性价比高。
  • 回忆: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。
  • 大头: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。
  • 吃了么: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。
  • 蓝天: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。
123人申请入群

一房多卖,烂尾成堆!这个省会城市,彻底没救了

发布时间: 2020-09-12 15:07:22

来源: 大咖聊房

分类: 国内动态

4274次浏览



继昆明“别样幸福城”烂尾火遍网络之后,昆明另一个小区再次刷新了我们的下限。

云南昆明,云路裕庭小区不少业主称遇一房多卖,涉事建筑公司财务人员对账发现涉及一房多卖的房子达200余套!最多有一房三卖。

而该问题并非今年才出现,早在2018年就有过抢夺房产的事件发生,可该问题搁置数年多次爆发冲突,至今依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。

奈何不了开发商,受害者们开始抡起大锤争夺房产。

最讽刺的是,房企的问题、监管的问题,最后却是底层民众兵戎相见。

01

乱象太多


信息爆炸时代,除非有顶流媒体关注,或极具话题性才能引发关注,最后迫于舆论得到解决,比如“别样幸福城”。

但并非所有楼盘都能如此“幸运”。

呈贡金山小区,烂尾8年;新螺蛳湾悦城烂尾8年;鼓楼大厦烂尾20年;


据不完全统计,除别样幸福城外,还有南亚之门、金恒财富广场、奥宸中心、大宥城等一批烂尾楼,高峰时期,昆明市场上烂尾项目达40多个。

个别项目烂尾可能是偶然事件,但扎堆烂尾,再加上一房多卖,显然不简单。

无论是一房多卖,还是烂尾,长达数年的纠纷,对每个购房者家庭而言,都意味着无数个难以入眠的长夜。

40多个项目,粗略估算受害家庭以万计。

政府卖了地,房企拿了钱,银行放贷收利息皆大欢喜,只有买了这类房子的购房者,打落牙齿和血吞。

一般来说,楼盘出了问题,损失最重的应该是开发商,但现实中破产清算被列在黑名单中的房企,换个马甲,摇身一变毫发无损的继续做起楼盘开发生意。

开发商老板照样开豪车、住豪宅,继续跟没事儿人一样生活,对银行也不会有太大影响。

最倒霉的非购房者莫属,对于这类楼盘,大部分地产公司都已经将土地证抵押。购房者大概率也拿不到买房违约金,(地产公司负债太多,压根轮不到业主)。

即便打官司,最好的情况,也只能拿回首付并与银行协商,终止贷款合同,但已经交的那部分贷款银行也不会退还。

大多数的业主只能选择继续还贷、被动等待,等待有地产公司重新盘活项目,但时间却是个未知数。

靠舆论曝光,解决个别案例永远是次的办法,而所有的问题,都可以追溯到顶层设计。

02

弊端凸显


楼市存在的上述种种积弊,很大程度上与商品房预售制度脱不了关系。

沿自香港的预售制度,的确帮助我们渡过了住房极度的困境。

但随着市场化经济飞速发展,地产商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游戏规则后,这套制度也开始显现出诸多水土不服。

从根源上来看,预售制度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解决房企资金问题,以便开发商加足马力建房,来解决“房荒”。

但这么多年过去了,无数小区拔地而起,目前空置率和存量房都在持续上升。

我们已经渡过了“房荒”年代。

而房企在此过程中也不断完善游戏规则,金融杠杆运用的越来越熟练。

金融杠杆+预售制度让房地产开发逐渐变成了一种资本运作。

在这场资本运作的终端,风险被成功转嫁到了购房者身上。

购房者交了钱,开发商再生产货物。

而房子这个货物的生产周期极长,少则一两年,长则四五年,才能走完最后一步-------购房者取得房产证。

在这漫长的过程中,一旦资金链断裂,银行、施工方都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,而实际上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,在房产证下来之前,购房人还不能算真正的业主。

购房人只能是傻等,进入漫长的维权流程。

预售制的弊端不断凸显。

很多城市如广州、重庆、深圳等地均有过消息打算进行试点取消预售制度。

最终都销声匿迹。
03

一拍即合


我国这些年的城市发展,在世界上也难以找出对手。

在城市建设过程中,城市需要高速扩张,房企也需要加速扩张,二者可谓一拍即合。

预售制度在设计之初也设计了许多监管方式和环节。

但很难抗住二者强强联合的冲击。

而高速扩张过程中,监管一旦有所缺失就会导致文初提到的“一房多卖”、“烂尾”等问题。

举个最简单的例子:

在众多新房纠纷中,很少能看到“监管资金”用于赔偿购房者损失的。

正常情况下,如果买的是期房,购房者所支付的购房款必须进入监管资金账户,所缴纳的购房款是必须进行监管的。

监管资金账户相当于支付宝,购房者买房后首付款打到这个账户里不直接给开发商。

在项目完工前,监管资金只能用于项目开发建设,不能挪作它用。

而开发商要用钱,必须向银行申请,正常情况下用途和金额都是有限制的

理论上就是为了防止开发商挪用资金烂尾。

但实际上,挪用监管资金已经成了常态。

从根源上来看,预售审批弹性大,“审批-进度监管-销售”闭环基本由一个行政部门监管,本身就容易滋生问题。

监管资金理论上只能用于项目开发,但实际上开发商想以项目开发的名义提取账户中的钱,有的是招。

虽然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限制,但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。

对于资金紧张的房企更是会想尽一切办法提取账户中的钱。

等东窗事发,监管账户中的资金很可能已经见底,根本无法补窟窿。

但说到底房企只是区区商人,能翻天不成?

房地产开发是一个高度政府管控的行业,涉及的审批手续极其复杂。

随便一个证件,需要准备的资料和文件,都数不胜数。

开发商从拿地,过规划,开工建设,预售,办理房本,每个环节都需要被管控。理论上讲,开发商是不可能把房子修成烂尾楼。

但实际上像昆明这种烂尾楼遍地的城市并不在少数。
04
打铁还得自身硬!
说到底,城市化进程中监管缺失才是导致烂尾后回天无力,只能业主自救或等其他房企接盘的主要原因。

城市发展“快”是好事,但打铁还得自身硬。

纵观众多城市,不难发现,层级越低的城市,预售条件越宽松;

资金越吃紧,经济发展越吃力的城市,预售条件越宽松 ;

产业越有问题,越依赖地产拉动经济的城市,预售条件越宽松。

城市自身实力充足,不需要过多依赖土地财政,也无需过多依赖房企介入城市建设的情况下,相关部门的话语权,和监管效力自然就足。

一项制度短期内要有所变化并非易事,但总的来说,却可以从细节和流程上进行优化。

城市发展,打铁还得自身硬。

经济实力上不去,房价上去了,畸形的发展始终不是长久之计。

责任编辑: zhouqy

团购报名

最新楼讯
楼盘导购更多>>
购房指南更多>>
小编推荐
订阅楼市楼讯